top of page

2022-23「思托邦」:談漢語世界的重要人物

撰文:Sarah Yu


博群大講堂之「思托邦」向來為大家提供深入對談的機會,以一系列學術講座啟發參加者的思考。本學年的主題圍繞在漢語世界中地位甚高且與本校淵源甚深的學者,探討相關著作和學問。


「思托邦」於本學年共舉行了三場講座。首場(第二十三講)於 2022 年 9 月 22 日舉行,邀得哲學系鄭宗義教授* 以「論唐君毅的人生體驗、文化意識與心靈境界」為題,論及哲學系創系系主任唐君毅先生的哲學學問。第二場(第二十五講)於 2023 年 1 月 16 日舉行,由鄭吉雄教授* 主講「傳統與反傳統:錢賓四先生與民國學風」,分享新亞書院創辦人之一錢賓四先生在大時代中的學術和思想,從錢先生研究先秦諸子學說起,談到錢先生尊經崇儒的思想。至於尾場(第二十四講)則於 2023 年 3 月 16 日舉行,由劉國英教授* 以「為中國文化前景思考 —— 批判性哲學家勞思光」為題,從他本人與勞思光先生的相識說起,談到勞先生作為中國人文學者的三重身份,包括「詩人與書法家」、「歷史學家」及「哲學家」。上述三場「思托邦」共吸引近 350 位中大員生、校友及公眾人士參加。



*講者簡介:


鄭宗義教授,中大哲學博士,曾任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;現任中大哲學系教授及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。研究領域包括儒家哲學、中國哲學史、中西哲學比較等,著作有《儒學、哲學與現代世界》(2010)及《明清儒學轉型探析 ── 從劉蕺山到戴東原》(2000),另編著《中國哲學研究之新方向》(2014)及《香港中文大學的當代儒者》(2006)。


鄭吉雄教授,國立臺灣大學文學博士,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化歷史講座教授,曾任香港教育大學協理副校長(課程發展)、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、荷蘭萊頓大學歐洲漢學講座、臺灣教育部「學術追求卓越計畫」子計畫主持人、香港政府大學教資會RAE 2014人文領域評審委員、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第八屆新亞儒學講座。研究領域包括《周易》哲學、中國思想史、經典詮釋學、清代學術思想史、東亞研究。著有《周易鄭解》、《漢學論衡》、《周易階梯》、《浙東學術研究》、《戴東原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》等多種專書、主編十餘種學術論文集、發表期刊論文 70 餘篇。


劉國英教授,法國巴黎大學哲學博士,現為香港中文大學(中大)哲學系榮休教授,曾任中大哲學文學碩士課程及研究院哲學學部主任、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主任,以及法國與台灣數所大學的訪問教授。著有 Phenomenology and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: Toward a New Cultural Flesh(2016)(獲美國現象學高等研究中心 2019 年度最佳現象學著作獎)及《法國現象學的蹤跡 ── 從沙特到德里達》(2018),編有《無涯理境 ── 勞思光先生的學問與思想》(2003)、《萬戶千門任卷書 ── 勞思光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》(2010)及勞思光先生的《文化哲學講演錄》(2002)等三書,並為「思光學術論著新編」(共十三卷)(1998-2001)主編之一。

bottom of page